• 收藏本站
  • 南宁学院首页
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建设 >> 正文

南宁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规划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12-28

南宁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规划(2017-2019

南院教〔201764

 

一、规划背景

(一)总结与回顾

2014年,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南宁学院紧扣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对接自治区级、国家级项目,推出了《南宁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规划(2014-2016)》。该规划从“专业结构优化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成果奖励、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六大质量工程项目入手,通过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形式,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首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开展,使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水平整体得以提升,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形势与机遇

随着南宁学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应用型改革向纵深和内涵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加快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步伐。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广西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4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高教〔2016〕47号)、《南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南宁学院深化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暨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组织实施南宁学院第二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2017-2019)(以下简称“第二批质量工程”),以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向中观、微观及纵深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规划思路

第二批质量工程紧紧围绕“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2017-2019年专业结构优化与专业建设、应用型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成果奖励等五大质量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质量以及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力争在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达到区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助推我校建设卓越应用技术大学。

(三)基本原则 

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2017-2019)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其中重点突出教学改革向内涵发展、教学水平向质量发展、教学模式向特色发展的原则。

1.教学改革向内涵发展原则。巩固“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紧密围绕优化结构布局、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应用型课程改革上来。  

2.教学水平向质量发展原则。学校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的教学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3.教学模式向特色发展原则。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变革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上,加大以应用性为重点的特色培育力度,体现应用型高校办学“新体验”。通过质量工程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主要任务

(一)专业结构优化与专业建设

1.专业结构优化

我校目前有高职招生专业15个,本科招生专业23个(含1个专业方向)。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增、改、并、停、撤等措施调整我校专业,引领专业向交通与物流、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机电与制造、土木建筑工程、质量技术管理工程、公共服务等专业集群集聚。使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更强。拟增加6个左右的本科专业,逐年撤消部分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职专业,到2019年学校本科专业总数增加到28个左右,其中工科类专业占比60%以上。按照以下措施优化学校专业结构:

(1)科学规划,充分论证。每年学校都要组织社会需求调研,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专业建设方向,组织专家对拟增专业的办学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审议。

(2)围绕“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基本形成与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产业中的多个重点产业方向相匹配的专业布局。

(3)对招生、就业形势不好的长线专业,要进行专业改造,通过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开设辅修专业、开设实用性课程等方式,重新激发专业活力。

(4)合并专业面窄、校内存在相近专业的专业。

(5)减少规模、逐步停招或者撤消一些高职专业。通过控制专业招生计划和专业在校生规模,逐步减少招生就业形势不佳的高职专业,直至停招撤消。

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安排专业建设经费,主要是用于支持专业建设的调研论证、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必要的专业建设工作。

2.重点(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紧密结合产业、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符合学校办学方向、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瞄准全国、广西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的先进水平,构建我校专业建设的制高点。聚焦“2+6”专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行业、服务城市产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对接自治区“创优计划”,全面规划布局自治区级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等质量建设工程项目。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建设一批强有力的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重点(优质、特色)专业,带动学校专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三年的时间,建设20个校级重点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争取2-6个自治区级重点(优质、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3.专业认证

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计划地组织3-4个试点专业参与国内专业认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明确专业建设标准与要求,按照学生学习产出思路,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应用型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1.应用型示范课建设

打破传统的课程建构模式、教学管理体系和教材研发方式,以课程体系为整体,以课程单元为重点对象,通过解构与重构知识贮备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与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同向同行同步同心的知识应用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使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成为学校卓越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与发展特色,成为广西高校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先锋。三年内拟立项建设100门本科示范课程,其中2017年建设26门,2018年建设52门,2019年建设22门。

2.慕课建设

在示范课程基础上,遴选部分优秀示范课程开展慕课建设,2018年建设2门,2019年建设3门。通过慕课课程改革立项建设,促进全校师生教与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精品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规范课程建设要求与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在做好本科合格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带动的方式,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力争在教学梯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三年内拟建设本科精品课程约15门并推选1-2门建设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带动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开展专业认证提供保障。

4.教材建设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一批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和特色教材,重点扶持以任务项目为导向、以案例为基本内容的有应用技术教育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实践课程的教材的编撰与出版,以及重点资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立体教材的开发。力争用三年的时间,资助编写及出版3-5部应用技术大学教材;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应用型改革与建设效果好、较成熟的课程开展慕课建设,开发3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立体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的编写,力争实现自治区级和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零的突破。加强教材质量评价,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5.优秀教育教学软件项目及课件大赛 

设立优秀教育教学软件建设项目。教育教学软件建设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开发、应用与研究能力的有效措施。每年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项目申报,积极参加自治区、国家教育教学软件大赛活动。建立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对一些优秀课件,要在校内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效益。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根据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需要,切实加强我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整合基础课实验室,按专业群实验教学的需求整合优化专业实验室资源,加大实验中心的投入力度,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实验指导团队水平,改革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

遴选3-5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以立项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突出实验内容和运行机制的创新,60%以上的实验应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通过立项建设、重点投入、加强管理,形成应用技术大学特色明显、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2.校级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校级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立应用型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改善我校应用型办学条件;聚集一批创新人才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学术严谨、充满活力,富有创新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团队;建立机制健全、效果明显的校地(政)、校所、校企、校校和国际合作等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学校每年遴选1-2个校级协同育人平台进行重点打造,文科类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经费为8万元,理工科为10万元。

3.加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推进我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示范课课程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教育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和共享,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力争建设3-5个应用型教育教学管理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的实际,与企业联合共建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支持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等。在3年内,建成一批稳定、优质的能满足我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5.互联网+大赛项目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每年开展的互联网+大赛,设立校级互联网+大赛项目,充分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通过大赛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学校每年以立项方式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左右,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促进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业务能力训练,增强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7.专业竞赛

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每年重点资助“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创业设计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大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四)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1.教师社会实践项目

为了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生产实践能力和相关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前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对无相关学科专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各教学单位要结合学科发展、专业建设、项目化课程改革等实际需要,有计划安排教师到生产、科研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实践。按照《广西高校教师社会践习计划实施试行办法》(桂教人〔2013〕45号)以及《南宁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管理规定》文件精神,实施校级教师社会实践计划,并积极参加自治区教师社会践习计划,不断提高有社会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每年按承担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的专任教师总人数不低于10%比例设立社会实践名额。三年内,使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学团队项目评选立项。三年内建设约15个教学质量好、整体素质高、队伍结构合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积极为地方建设服务。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和顶岗实践、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担任班主任工作等形式,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青年骨干教师能力培养“百人计划”项目

本项目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核心,以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为目标,使青年骨干教师树立爱岗爱校、团结协作以及现代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岗位创业的能力,全面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学校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选拔培养出1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大我校高层次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4.教学名师

学校教学名师人选,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师德高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师生群众认可。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申报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2.近三年主讲本科课程,平均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70学时/学年;3.非行政兼课教师。教学名师评选两年一次,表彰人数不超过专职教师总数的1%。入选教师由学校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入选教师在教改立项时予以适当倾斜;教学名师要树立先进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开展主讲课程的建设、改革与探索,应用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致力于培养卓越的应用型人才。

5.教学优秀奖评奖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举办教学活动沙龙,每年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教案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实践技能比赛、说课比赛、微课制作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6.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开展实践研究。申报者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教学研究兴趣、教学疑难或学校的教学现状出发,拟定研究课题。基金分为A、B两大类,研究期限均为一年。B类基金主要将先进教学理念或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教学设计、PPT展示、微课制作等教学实践内容结题,经费为0.15万元每项;B类项目结题后,可申请A类基金项目,A类基金项目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凝练,将项目实行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经费为0.3万元每项。教务处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对A、B类基金进行过程管理,项目成果可以通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活动分享与推广,在校园内营造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教育实践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氛围,并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7.“金园丁”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项目

根据“引进来、走出去”的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思路,依托南宁学院新桂商研究院平台,引进新桂商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通过选拔苗子导师赴外学习培训,聘请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专家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等措施,提升“金园丁”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五)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成果奖励

1.教学研究项目 

紧紧围绕学校走应用技术大学道路的办学定位,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改革的重点领域与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组织力量开展项目研究,积极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全面提升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每年设立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不少于40项,同时积极培育和提高区级教改项目的数量与质量。

2.教学成果奖励

建立每两年一度的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努力培育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2017年设立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19年设立10项教学成果奖,每项奖励0.3万元。

(六)本规划中的质量工程项目设置在执行时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四、保障措施

质量工程主要以项目立项形式开展,学校每年将定期组织开展有关项目的立项。凡符合各项目申报条件的部门或个人,首先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各部门按照项目立项指南组织初选申报,按规定限额报学校项目主管部门,学校在资格审查的基础上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公示后进行立项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规划见附表:《南宁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7-2019)》。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工程申报推荐的有关项目,将在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立项的项目中择优推荐。

(一)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工程总体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教务处负责质量工程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

(二)设立质量工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按照统筹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南宁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另发)执行。各项目所在部门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三)学校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作为各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质量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积极选报项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学校质量工程扎实、稳步、高效推进,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附件:南宁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7-2019)          

 

 

 

南宁学院

20171227


附件

南宁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7-2019

项目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

级别

各年度规划建设项目数

建设

项目

总数

学校配套

总经费

(万元)

备 注

2017

2018

2019

专业

建设

专业建设及专业调研

校级

22

25

28

75

75

 

新专业建设

校级

 

3

3

6

6

 

重点(优质、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校级

13

 

7

20

200

每项10

区级

 

2

3

5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专业认证

校级

 

2

2

4

40

启动经费,每项10

本科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校级

26

52

22

100

200

每项2

慕课建设

校级

 

2

3

5

200

每门40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校级

 

5

10

15

45

每项3

区级

 

1

1

2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教材建设项目

校级

 

8

 

8

11

应用型教材资助出版5项,1万元/项;立体教材3项,2万元/

优秀教育教学软件项目及课件大赛

校级

25

25

25

75

22.5

优秀教育教学软件项目每项0.1~0.3

区和国家级大赛

15

15

15

45

18

每年参赛经费约6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校级

 

2

3

5

50

每项10

校级协同育人平台

校级

 

2

2

4

38

1个文科、3个理工科;文科8万、理工科10

教学资源平台

校级

 

2

3

5

50

每个平台建设经费10万元

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

校级

 

5

5

10

20

每项2

区级

 

 

2

2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互联网+大赛

项目

校级

120

120

120

360

180

平均0.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校级

100

100

100

300

60

每项0.2

区级

70

70

70

210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国家

30

30

30

90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专业竞赛

校、区级和国家级

20

25

30

75

120

平均每项预算1.6

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社会实践项目

校级

40

50

60

150

60

平均每项经费约0.4

区级

3

3

3

9

 

每项1.5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校级

8

 

7

15

150

每项10

百人计划

校级

33

32

34

100

150

每项平均费用约1.5

教学名师

校级

 

 

3

3

6

每项2

教学优秀奖评奖

校级

10

30

30

70

4.9

每项平均费用约为0.07

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

校级A

 

30

40

70

21

每项0.3

校级B

 

45

55

100

15

每项0.15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校级

40

40

40

120

120

每项1

区级

重点

2

3

3

8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区级

一般

15

18

18

51

 

教育厅拨付建设经费

教学成果

校级

8

 

10

18

5.4

每项0.3

 

合计

 

600

747

787

2135

1867.8

 

 

说明:学校配套总经费三年总额为1867.8万元,不包括区级及以上项目经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