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南宁学院首页
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建设 >> 正文

南宁学院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6-19

南宁学院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

南院教〔201932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8〕5号),以及《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桂教高教〔2018〕59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振兴应用型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有效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努力形成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以应用型建设为“魂”,以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根”,以产教融合与质量提升为“本”,住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应用型专业与课程建设核心,应用型产教融合与质量提升重心,实施六大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区内一流应用型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协同育人体系、创新创业体系、应用服务体系,使应用型办学定位更加鲜明突出,进一步巩固广西应用型高校建设排头兵地位。

三、主要任务

)夯实立德树人基础工程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施《南宁学院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明确教师是课堂组织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管教管导、教书育人。修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在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育人等重点领域,将立德树人写入制度安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南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实施严格的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鼓励教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卓越。

)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特色提升工程

1.优化应用型学科专业结构

持续优化学校的“2+6”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北部湾城市群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当增设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类专业,落实“一轴(工学)两支撑(商学、艺术设计学)”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倡导增设目录外新专业,弥补专业建设的空白。加强对新专业设置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新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修订完善“能力产出”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新专业的基础条件建设和评估检查,使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较好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

将应用型专业建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按“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标准,分层分类建设学校应用型专业,做实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与基本载体,彰显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类型特色。巩固、拓展现有优势学科专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形成办学风格和特色,努力创建一流应用型专业,使应用型专业与专业群在自治区同类高校中居于领先水平,争取进入自治区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规划。

3.鼓励应用型专业综合改革

支持各专业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按照新工科、新商科的建设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贯彻落实《南宁学院专业认证规划(2018-2023)》,分批推进有条件的专业开展专业认证,以试点专业在全校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应用型课程(课堂)建设内涵提升工程

1.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

制定并实施《南宁学院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专业与课程思政实施,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规划与组织好“理论大课”、“国情大课(红色筑梦之旅)”、“形势与政策大课”、“创新大课”四门大课,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获得感。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建设应用型“金课”

将应用型课程建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推进应用型“金课”建设。按照技术应用逻辑、工作行动逻辑加大对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力度,在100门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的基础上,再建设100门应用型示范课。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按“金课”标准建设一批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

3.推动应用型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

推动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程率先进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在本科示范课程建设基础上,规划建设50门左右的高质量视频公开课、慕课。大力加强慕课的推广使用,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促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支持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化学习新环境。

4.促进课堂教学革命

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分期分批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新形态。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5.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自成一体的“双大纲”导教体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双基地”实训实习体系,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标准体系,形成完整的与应用型办学定位吻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工科类专业实践学时学分在总学时学分占比35%左右,文科类占比30%左右,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6.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合理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贯彻落实《南宁学院关于开展课程考核及评价方法改革的意见》,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 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师资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工程

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自有教师在整个队伍建设中的占比,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共同成长的教师队伍。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即重点建设好教授、博士的高层次核心教师队伍,扩大“教授培养工程”的领域与范围,鼓励与支持更多教师深造,提升学历学位。以职称分类改革为杠杆,抢抓职称自主评审的契机,将教师发展成长与学校办学定位紧密结合,针对性施策,确保每年有40位以上教师获得高级职称。

2.注重教师能力提升

推进教师队伍内涵建设,落实《南宁学院关于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全员覆盖、分阶培养的教师培养体系,大力开展系统化的师资培训。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业金园丁工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提升计划”、“教学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计划”,促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双师型”教师的准入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与程序,实现“双师型”专任教师比例达40%以上。以应用型教学模式变革为导向,建设一批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教风学风建设育人提升工程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及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桂教人〔2017〕4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南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将师德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在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中,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求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体系、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学生个性发展体系、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四大以学为中心的体系建设。从美育体育活动、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活动、勤工助学等方面,构建完整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制定与出台南宁学院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办法,从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过程管理、学生管理三个层面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全面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3.加强学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南宁学院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教师是课堂组织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管教管导、教书育人,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继续开展班风学风建设工程,夯实班风学风建设基础;深入推进实施“书包工程”,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施 “一院双品牌”战略,即每个学院建设一个学科专业活动品牌和一个学生德育工作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学风建设主题及学术科技活动,开展“书香南院”“南院朗读者”“读书工程”等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较大程度提高学术科技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比例;深入推行《南宁学院大学生综合测评》,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回归学习常识。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南宁学院教学规程》等教学管理文件,精心备课、用心授课、耐心辅导(答疑)、认真批改作业、公平公正评定成绩等。做到不随意调停课、按时上下课。携带教材、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等相应教学资料进课堂。继续推行学校各级领导听课、调研制度,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与出台南宁学院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办法,从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过程管理、学生管理三个层面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

)产教融合深化计划

1.深化产教融合

贯彻落实《南宁学院关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按照“八个共同”、“八个合作”推进开放式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升级创新。完善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建立校政企高层常态联系机制,促进协同育人各方供需多向常态对接。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形成稳定有效的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平台、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团队的机制。

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建设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为产教融合提供综合服务。继续深化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高博教育集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合作,物色和寻找更多的知名企业、行业龙头共同办学,引进新的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实践中心。

2.推动科教融合

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注重科研服务教学,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互补共用,实现科研教学良性互动。制定学生参与科研的制度和实施方案,加大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南宁学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项目,推动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培育学生基本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推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研究,规范教师指导学生科研与学科竞赛管理,加大奖励力度;依托大学生专利俱乐部、科研基地、创业园、实验室等,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

3.促进校企合作

根据学校“一轴(工学)两支撑(商学、艺术设计学)”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围绕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项目需求,在城市产业与公共服务、质量技术工程、机电与先进制造、交通物流、土木建筑工程、桂商文化、互联网+、艺术设计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生产管理、技术改进、产品研发、产品质量与标准等问题的科技攻关;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奖;联合共建实验基地、研究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联合打造特色科研团队;实现共赢发展。

4.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继续建设一批基于问题导向的科研服务团队,使科研服务团队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制定《南宁学院服务北部湾城市群产业发展行动纲要》,进一步亲近产业,为产业发展服务。引进新的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继续完善应用型科研服务体系,加强专利、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应用型科研建设,推动多形式、多途径、多维度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动落地实施,逐步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系统。

)创新创业引领计划

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投身“双创”大潮,推动双创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结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普惠教育及个性化教育。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开设创新创业网络公选课,并配置老师进行线下辅导。引导老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修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竞赛体系,按照各专业有竞赛、各竞赛分层级、各竞赛相协同的原则建设竞赛体系,引导和激励老师、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教育厅认可的各类赛事。

2.提升创新创业队伍能力与水平

深入开展“金园丁工程”,用好“斯坦福--南宁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的资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培训,完善奖惩机制,不断提升金园丁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国际视野、师风师德、家国情怀,使教学能力、辅导能力、科研能力、服务地方能力再上新台阶。组建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研究实践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四、保障机制

(一)政策制度保障

1.完善教学奖励制度

修订完善《南宁学院工作量办法》、《南宁学院教学奖励办法》,制定并实施《南宁学院教学新秀评选与奖励办法》、《南宁学院教学能手评选与奖励办法》、《南宁学院教学名师评选与奖励办法》,构建教学质量与薪酬相挂钩的机制,充分彰显优教优酬原则,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学,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南宁学院教学院部教学工作评估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对于院部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排名进行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2.优化职称评审体系

以职称自主评审为契机,优化职称评审体系,加大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审中的比重,将师德水平、教学获奖、产教融合、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学科与技能竞赛等方面的业绩,引入职称评审的条件与标准系统,形成多元化的业绩考核机制,引导广大一线教师潜心教书,回归教书育人本分。

(二)教学条件保障

1.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加大对现有实验室投入,配齐配强实验教学队伍,深度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发挥优势,重点建设有优势、特色实验中心。积极拓宽渠道,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建设,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破解经费难题,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应用型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全部的经费计划性、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

3.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

以校园网为基础,加快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建设,建立全校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信息平台。逐步推行智慧教室建设,分期分批建设“一平(网络教学平台)三端(移动端、教师端、管理端)”智慧教学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变轨超车”。

(三)组织领导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组织开展新时代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思想大讨论,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合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

2.强调主体责任

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学校领导班子要坚决贯彻落实本科教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书记校长及分管负责人要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要切实担起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3.强化监督落实

将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振兴应用型本科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二级学院办学水平、业绩考核、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严格要求各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各项工作部署落实。

 

 

 

                                 南宁学院

 

关闭